中衝穴是手三陰經的合穴,位於手掌心,它如同一個微小的能量中心,串聯著身體的氣血運行,對維持健康有著重要的作用。精準定位:中衝穴的位置非常容易辨認。將手掌平放...
你是否曾感到手心的勞宮穴突然刺痛、隱隱作痛,甚至連帶影響到心情和睡眠?別輕忽這個警訊!中醫認為,勞宮穴是人體的重要穴位之一,它與心臟、胃腸等器官密切相關。當...
足三里穴位,在中醫學上被譽為「百病之穴」,位於小腿外側,距膝蓋四指寬處。它不僅是補氣強身的要穴,更與人體的經絡系統息息相關,如同通往身體能量之源的關鍵通道。...
在中醫理論中,氣海穴被譽為「萬能穴」,它位於人體下腹部,如同一個能量中心,負責調節身體的氣血運行,維持健康平衡。氣海穴的位置:氣海穴位於肚臍下方兩寸處,也就...
你是否曾經在壓力山大時,感到心慌意亂、難以入睡?其實,人體擁有許多神奇穴位,可以幫助我們調節身心狀態。其中,「神門穴」便是值得關注的寶藏穴道之一。它位於手腕...
百會穴,位於頭頂,猶如人體的「天庭」,是中醫重要的穴位之一。它如同一個能量樞紐,連結著全身經絡,能平衡氣血運行,舒緩壓力,提升精神狀態。百會穴的奇效百會穴被...
現代人生活步調快,壓力大,飲食不均,腸胃問題也日益普遍。而中脘穴,這個位於腹部正中的重要穴位,正是舒緩腸胃不適、增強消化功能的得力助手。中脘穴:位置與功效中...
現代人久坐辦公、長時間使用手機等不良姿勢,容易導致肩頸肌肉僵硬、痠痛,影響生活品質。中醫認為,肩頸痠痛多與氣血循環不暢有關。而「復溜穴」,位於後頸部,恰好能...
你是否曾感到焦慮、心煩意亂?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,壓力無處不在,影響著我們的精神和身體健康。而「內關穴」則像一扇通往心靈寧靜的大門,透過簡單的按壓就能緩解焦...
你知道嗎?腳底藏著許多穴道,它們與人體的各個部位相連,透過按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、舒緩疲勞,甚至改善某些健康問題。其中,位於腳底最下方的「湧泉穴」,被譽為「百...
中衝穴位 依據《 針灸學 》經絡與穴位記載 中衝穴位置 在手中指未節尖端中央處為中衝穴位所在之處。 中衝穴隸屬於十四經穴中的 手厥陰心包經 ,簡稱為心包經。 手厥陰心包經穴絡脈總共計有9個穴位,若 中衝穴痛 即發生於此經脈部位。 中衝穴英文 名稱:Central Hub,十四經穴標準定位編號:PC9. 來源: 針推醫學網. 中衝穴痛. 中衝穴疼痛 位於手厥陰心包經穴脈絡中,應多留意是否出現中風昏迷,熱病心煩,身熱如火,舌強不語,暈厥,頭痛,心痛,中暑,驚風等相關疾病症況。 任何 中衝穴位痛 疑問,建議向中
穴居中指之端,為手厥陰心包經井穴,與手少陰心經井穴少衝(小指端)對舉。. 【位置】. 手中指末節尖端中央,距指甲游離緣約1分許。. 《靈樞‧本輸》:「手中指之端也」,. 《針灸甲乙經》補充:「去爪甲如韭葉陷者中」;. 《太平聖惠方》:「中指甲後 ...
穴位:共9個,天池、天泉、曲澤、郄門、間使、內關、大陵、勞宮、中衝。 穴位歌訣:心包九穴天池近,天泉曲澤郄門認,間使內關輸大陵,勞宮中沖中指盡。
中衝穴. 手中指末節尖端中央,距指甲游離緣約1分許。 定位. 淺刺1分或點刺出血。 艾條溫灸10~15分鐘。 針刺手法. 清熱、開竅、利咽。 功效. 昏厥、熱病、心煩悶、心痛、中風昏迷、中暑、咽喉腫痛等。 主治. 手厥陰心包經:從胸中開始,淺出屬於心包,通過膈肌,經歷胸部、上腹和下腹,絡于三焦。 它的支幹脈:沿胸內出脅部,當腋下三寸處(天池)向上到腋下,沿上臂內側(天泉),于手太陰、手少陰之間,進入肘中(曲澤),下向前臂,走兩筋(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)(郄門、間使、內關、大陵),進入掌中(勞宮),沿
解剖位置. 有指掌側固有動靜脈所形成的動、靜脈網;為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分佈處。 針刺方法. 淺刺0.1寸,或用三稜針點刺放血. 穴道介紹. 中衝穴主要功效是「開竅清心瀉熱」,主治中風、昏迷、中暑、昏厥、舌強腫痛、耳鳴、熱病、小兒驚風。 常用配伍. 配人中、內關、百會、治昏厥. 配人中、廉泉、治舌強腫痛。 配勞宮、大陵、治掌中熱。 少配人中、合谷、太衝,治小兒驚風。 中沖穴配內關穴,水溝穴治小兒驚風,中暑,中風昏迷等. 中沖穴配金津穴,玉液穴,廉泉穴治舌強不語,舌本腫痛. 中沖穴配商陽穴治耳聾時不聞音
中沖穴位於雙手中指尖,是手厥陰心包經的一個穴位。掐按中沖穴,常用於心絞痛、昏迷、嚴重痛經等症的急救。臨床發現,便秘時用拇指指端掐按點壓中沖穴,有緩解緊張、促進排便的作用。掐按中沖穴此法也可用於預防便秘,特別適應於老年人。
人體十二經脈的起點或終點都在身體末梢,其中六條走到雙手,停在十根指頭,打開手心有三條陰經走到大姆指、中指、小姆指;翻到手背則有三條陽經走到食指、無名指、小姆指,而另外六條通達腳趾的經脈也可以透過相似的經氣,在手上得到表裡的對應。 精通穴位、人稱陳兩針的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針傷科主治醫師陳玉昇娓娓道來。 廣告 -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. 的確,雙手匯通全身經脈,翻開記事本後面密密麻麻的手部穴位圖便可略知一二,既然雙手與五臟六腑密切連結,我們其實可以不用等到頭痛、胃痛、肚子痛……等身體